就业典型||用 “数据思维 + 编程能力” 的双重优势书写了跨专业成长就业范本的黄劲凯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10-06 22:32:23 | 访问量:16 |
---|
在数字经济蓬借勃发展的今天,“复合型人才” 成为企业争抢的核心资源。河北外国语学院 21 级大数据本科班学生黄劲凯,凭扎实的专业功底与主动进取的实践精神,成功入职石家庄市科威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担任 Java 实习工程师,用 “数据思维 + 编程能力” 的双重优势书写了跨专业成长的就业范本。
黄劲凯的职业起步,根植于河北外国语学院 “知识 + 技能 + 实践” 的培养体系。作为大数据专业学生,他并未局限于单一领域的学习,而是构建了 “数据基础 + 编程核心 + 实践能力” 的三维知识结构。
在专业学习中,他系统掌握了 Python 数据分析、数据库原理、数据可视化等核心课程,为理解业务数据逻辑筑牢根基;同时主动拓展 Java 技术栈,利用课余时间攻克 Spring、MyBatis 等开发框架,通过校内实训项目完成从 “数据理解” 到 “代码实现”的能力跨越。这种主动跨界的学习态度,让他在同类求职者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在校期间,黄劲凯始终以竞赛促学、以实践强能。他先后斩获 2022 年第五届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以及 2023 年新华三杯全国计算机技术大赛河北省赛二等奖。这些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更培养了其在高压环境下的团队协作与项目执行素养,为职场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 年,依托河北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与石家庄市科威计算机工程有限公司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黄劲凯凭借综合能力成功通过选拔,以 Java 实习工程师身份入职这家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
初入岗位时,他便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适应能力。结合校园积累的数据分析经验,他快速理解企业业务逻辑,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金融行业后台系统的开发维护工作:从协助编写数据访问层代码、整理 API 文档,到利用 MySQL 数据库进行数据校验与优化,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严谨高效。针对项目中的数据冗余问题,他运用大数据专业的建模思维提出优化建议,协助团队将模块响应速度提升 15%,获得部门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实习期间,黄劲凯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姿态。他深度参与项目需求分析会,记录行业前沿技术应用要点;利用下班时间钻研企业所用的微服务架构,自主完成小型功能模块的开发测试;积极参与代码审查环节,在与资深工程师的交流中补全技术短板。这种 “在实践中学习、在钻研中成长” 的状态,让他迅速从基础辅助工作过渡到独立承担简单开发任务,成为团队中极具潜力的新生力量。
黄劲凯的就业案例,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多重启示。对高校而言,校企合作是实现人才精准对接的关键纽带。河北外国语学院通过 “访企拓岗”“企业宣讲” 等形式,持续深化与科威计算机这类优质企业的合作,既为企业输送了适配需求的人才,也为学生搭建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桥梁,这种 “需求侧牵引供给侧” 的培养模式,值得同类院校借鉴。对学生而言,跨专业能力的构建需要精准规划与持续投入。
黄劲凯以大数据专业为基底,主动拓展 Java 开发技能,形成 “数据分析 + 编程开发” 的复合能力,恰好契合了当下企业对 “技术全栈化” 人才的需求趋势。同时,竞赛经历与实践积累的双重加持,让他在求职与实习中脱颖而出,印证了 “理论扎实 + 实践过硬” 的成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