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课堂||生涯彩虹图的“秘密”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4-07 10:24:32 | 访问量:109 |
---|
职业发展理论代表人物心理学家唐纳德·舒伯认为,职业生涯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46岁)、退出期(65岁以上)。
人在一生的发展中,要扮演许许多多的角色,就如同一条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彩。
彩虹的外围是环境决定因素,如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结构等;彩虹的内部是影响职业生涯行为的个人决定因素,如态度、能力和兴趣等。
彩虹以年龄为标准划分出职业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彩虹的色带代表不同的生涯角色。
舒伯认为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扮演九种工作和非工作角色,分别是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
“退休者”未列入彩虹图,夫妻、家长和父母三个角色并入“持家者”中,因此彩虹图中呈现的是六种角色。这些角色活跃于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出个人独特的生涯模式。
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是早期角色的成功,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反之,某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可能导致另一个角色的失败。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角色凸显出来,舒伯将其称为“显著角色”,显著角色除了受到年龄及社会期望的影响,还与个人在角色上投入的时间和情感有关。在发展阶段内,彩虹的色带越厚,表示投入这一角色的精力越多,这个角色在这一阶段就越重要。
比如,在成长阶段(0~14岁)显著角色是子女和学生;探索阶段(15~24岁)显著角色是学生;建立阶段(25~44岁)显著角色先是工作者,紧接着是持家者;维持阶段(45岁左右),学生角色突然更加,持家者角色突出,而工作者角色中断,公民与休闲者的角色也逐渐增加,这正式一般所说“中年危机”的出现,同时暗示这时必须再学习、再调试才能处理好角色之间的冲突。通过各个阶段显著角色的组合,呈现出工作、家庭、学习、休闲、社会活动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一个人的重要程度,以及对个人而言具有特殊意义。
那么,请大家观察,这幅经典生涯彩虹图中的人是如何渡过自己的一生?
首先,子女角色色带较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20岁之前和50~65岁之间,这主要是因为20岁之前需要其父母照顾和支持。50岁之后,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他需要更多地履行赡养义务;在学生角色中,30~35岁之间出现了两个色带明显增厚的情况,可以理解为他在工作的同时,参加了学历提升或教育培训的学习,45岁时他开始脱产学习,65岁退休后又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同时,他退休后,也就是职业生涯退出期,他的休闲者角色和公民角色成为显著角色;在工作角色中,可以看出他27岁左右参加工作,在3~35岁和46~50岁这两个年龄阶段的工作压力是最大的;最后,通过持家者角色也能够判断出,一个人应该是对家庭很有责任心的,在30岁左右结婚一直在为家庭建设付出着努力,直到因身体原因无法承担更多。一个人大约在80岁离世,结束了他丰富又饱满的一生。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生涯。同时,每个阶段都有主要的发展任务,什么年龄阶段,就做与年龄阶段相称的事情,不要该读书的时候工作、该工作的时候休息、该休息的时候再去打拼,要尊重和生涯发展的客观规律。
文章转自:綦明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二版).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