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频道
好书推荐||《文心雕龙》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14 19:34:10 访问量:996

        《文心雕龙》是刘勰对于写作文与质集中讨论,也有叙述论文叙笔剖情析采,对写作构架内容很有帮助,有助于对古书的理解。

作者简介

        刘勰(约公元465年-公元520年),字彦和,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东莞镇大沈庄(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大沈刘庄),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奉皇命和慧震在定林寺撰写订证经文,后请求出家,帝允许出家,改名慧地,不久去世。

文学史观

        《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所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把已往这一方面的理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刘勰也很重视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在《通变》篇中,他根据扬雄关于“因”“革”的见解所提出的“通变”,即文学创作上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他要求作家要大胆的创新:“日新其业”,“趋时必果,乘机无怯”。

        只有不断的创新,即《文心雕龙》所说的“变”,文学创作才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变则其(可)久”(《通变》)“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但它又强调任何“变”或创新都离不开“通”,即继承。所谓“通”,是指文学的常规:“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文学创作只有通晓各种“故实”,才会“通则不乏”(《通变》),“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风骨》)。“新意”和“奇辞”的创造,都是离不开“通”,即继承的。不然,“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因此,只有将“通”与“变”,“因”与“革”很好地结合和统一起来,文学创作才有可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通变》),获得长足的

健康的发展。

        木心说,“作为一本菜单,它本身就是饕鬄盛宴。”一个在南朝最高寺庙图书馆潜藏的契缘,让这个本身对中国汉字,信手拈作莲花的人,在世界文学史上绽放了如此的盛状。看到这本书的后人,在惊奇中深呼吸,原来汉字这种东西,可以潜造到这个境界。这50篇书目,当真是锦绣一针一针嵌入的感觉,尤其是评论的释义,竟然可以出神入化般通达。这个在经典的烟波浩海中,沉淀的天才,已经将他一颗雕琢成龙的意念,转化成他对于中华文学最诚挚的凝练。

<返回上一页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好友 分享到QQ空间 复制链接